注:本文涉及的毛織物柔軟、防縮、阻燃整理和物理機械性能的測試均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進行。
羊毛織物具有*的外觀風格與優良的保暖功能,常見的毛織物的功能整理主要有柔軟整理、防氈縮整理、阻燃整理、抗靜電、抗紫外線、三防整理等。柔軟整理主要目的是改善織物的手感和彈性,因而大多數柔軟整理的研究人員都注重織物的折皺回復性與彎曲長度、摩擦因數的變化,探索柔軟整理的*工藝,很少有資料顯示柔軟整理后毛織物的耐磨性能與起毛起球性能的變化。
一、毛織物后整理的工藝
試樣為全毛織物,由上海某毛紡廠提供,經密為195.5根/10cm,緯密為185根/10cm,面密度為174.5g/m。
1、毛織物柔軟整理的工藝
柔軟劑為CibaUltratexUMnew,pH值4.5—6.5。工藝流程:布樣浸人40L、浴比為1:30的柔軟劑溶液中一在25℃左右浸泡數分鐘一二浸二軋,軋液率在50%左右一將布樣放人70一80℃烘箱中預烘5min—110℃焙烘3—4min一取出布樣。
2、毛織物阻燃整理的工藝
阻燃劑為cibaFlovanBU,pH值6.5—7.0。
工藝流程:將毛織物在工作液內二浸二軋(軋液率保持在50%)—0℃烘干一120℃焙烘5min—取出布樣。
3、毛織物防縮整理的工藝
防縮劑為水溶性聚氨酯,pH值6.0~7.0。工藝流程:將毛織物在水溶性聚氨酯工作液內二浸二軋—80℃烘干5min----160℃焙烘3min一取出布樣。
二、毛織物后整理前后物理機械性能的測試
1、測試標準與設備
布樣準備與檢測過程均參照zui近頒發的國家標準,實驗儀器為電子織物強力機、
落錘式織物撕裂儀、折皺彈性儀、織物起毛起球儀和織物耐磨儀(加壓重錘為250g,粗A.100型碳化砂輪)。
2、毛織物物理機械性能的測試
本文所列出的實驗數據均為滿足實驗誤差要求的多次測試數據的均值。從表中可以看出,不論經過何種后整理,織物密度與面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在實驗室整理織物時沒有進行拉幅處理,即使在大生產中,面料的經緯密度也會提高(成品布比坯布密),織物經緯向產生一定的收縮。另外,本次所有整理均為“加法整理”。
三、整理前后物理機械性能的差異分析
1、拉伸斷裂性能的差異分析
數據表明,柔軟整理后的織物經緯密各提高3.32%、4.32%,經緯向強力同步增長了3.24%、3.00%,經緯向斷裂伸長率下降了0.8%、4.74%。
考慮了整理后織物密度的影響,可以認為:采用有機硅類柔軟劑整理,其甲基與硅之間C—Si鍵是飽和的∝鍵,旋轉自由;而側鏈與端基均為甲基,不能自身交聯成網狀結構;且甲基定向排列,極性小,相互作用力低,故無增強效果,柔軟整理的織物經緯向斷裂強力均無明顯變化,而經緯向斷裂伸長率稍有下降。阻燃整理后織物經緯密各增長8.70%、l4.86%,經緯向強力下降了11.59%、4.14%,經緯向斷裂伸長率增長9.98%、7.07%。在考慮了密度的影響后,可以認為:阻燃整理后因纖維不易產生滑移,部分纖維受到損傷,其織物的經緯向斷裂強力出現明顯下降,而經向斷裂伸長率有一定增大。防氈縮整理后織物經緯密各增長4.35%、8.92%,經緯向強力增長3.97%、2.74%,經緯向斷裂伸長率降低了0.2%、1.92%。在考慮了密度的影響后,可以認為:采用水溶性聚氨酯防氈縮整理,其織物的經緯向斷裂強力稍有下降,影響較小,而經緯向斷裂伸長率無明顯變化。從織物的拉伸斷裂功來看,柔軟整理、防氈縮整理后的織物無明顯變化,而阻燃整理后的經向斷裂功下降明顯。
2、撕破性能的差異分析
數據表明,織物經柔軟整理后其經緯向的撕破強度均有明顯上升,這主要是因為柔軟劑的作用使為121.2。,緯向為115。,經柔軟整理后經向彈性回復角為119.6。,緯向為113.8。;經阻燃整理后經向彈性回復角為108.6。,緯向為92.8。;而經防氈縮整理后經向彈性回復角為138.4。,緯向為127.8。。
一般情況下,織物的密度與折皺回復性成反比,密度越大,彈性越差。綜合考慮織物的密度變化可知,經柔軟整理后織物的經緯向彈性回復性基本沒有變化;而織物經阻燃整理后經緯向彈性均變差,這主要因為經過阻燃整理后整個織物變得僵硬,從而在受到外界壓力產生折皺后,彈性回復性能變差;而經防縮整理后經緯向織物的彈性明顯提高,主要因為水性聚氨酯的成膜具有良好的彈性,使織物的彈性有所增加。
3、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差異分析
毛織物經有機硅柔軟劑整理后起毛起球性能略有下降,這與柔軟整理后織物紗線纖維間更易滑移、抽拔有關;而經阻燃與防氈縮整理后,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略有上升,這主要由于阻燃劑和防縮劑與纖維進行交聯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